李霞(左二)和員工討論工作方案。
從柜臺里青澀的“小李”到營業所獨當一面的“霞姐”,李霞在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郵政分公司一干就是十余年。有人說她“軸”,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;有人夸她“暖”,對客戶的事比自己的事還上心。正是憑著這股認真勁兒,她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贊譽,也獲得了宜賓郵政“先進個人”“三八紅旗手”等榮譽稱號。
情系網點 裝扮暖如家
2011年3月,20歲出頭的李霞進入夕佳大道郵政營業所,成為網點里最年輕的柜員。點鈔要過三遍、數字要核兩回、客戶問起業務要耐心解答……每天的工作雖然煩瑣,但李霞進步飛快,很快就掌握了要領,工作起來得心應手。
在李霞心中,營業所不僅是工作場所,更像自己的家。她常將逛街時淘到的精美裝飾帶到營業所,有時是一束鮮花,有時是漂亮的小擺件。江安縣分公司組織活動缺人手時,她總是主動幫忙,搬桌子、掛氣球,跑得比誰都勤。活動散場后,墻上的氣球、掛件,她都會小心翼翼地收好,帶回營業所裝飾廳堂。“咱自己的家,得裝扮得溫馨又熱鬧。”李霞說。
2013年4月,李霞被任命為夕佳山郵政營業所負責人,第一次挑起“當家人”的擔子。夕佳山營業所位置偏遠,周邊的客戶多是留守老人。李霞發現很多老人眼神不好、手老抖,對他們來說,填單是個難題。于是,她用彩筆繪制了一張張字號超大的“簡易填單引導圖”,用紅筆標出在哪里簽名,用藍框標出在哪里填地址,解決了老人填單的難題。工作之余,她經常隨身帶個小本子到鎮上走訪,遇到鄉親就問:“張大姐,零錢夠不夠用?”“劉大哥,最近果園資金充裕不?”然后,她將大家的需求一一記下。日積月累,那本泛黃的小本子上寫滿了她服務鄉親們的點滴。
“小李總能站在我們的角度考慮問題,比我閨女還細心,把事情交給她,踏實!”張大姐說。在李霞熱情、貼心服務的感召下,很多客戶也把郵政網點當成了家,把郵政員工當作家人。
鍥而不舍“喚醒”沉睡戶
2020年,李霞輪崗回到夕佳大道營業所。彼時,該營業所有大量“沉睡客戶”的資產亟須盤活,她迎難而上,制定“資產喚醒”計劃,帶領團隊開展“破冰”行動。
客戶李大叔便是“資產喚醒”計劃中的一位。5年前,李大叔在夕佳大道營業所開戶并存入一筆資金,之后就再也沒打理過。“我從來沒在郵政開過戶,你們是不是騙子,想騙錢?”初次接到李霞的電話,李大叔戒備心很強,還沒等李霞解釋就直接掛斷了電話。李霞沒有氣餒,轉變思路聯系到村支書幫忙引薦時,才知道李大叔早已搬到外地生活。之后,李霞經常通過微信向李大叔發送反詐小貼士、節日祝福,慢慢地兩人成了熟絡的“網友”。“姑娘,要不是你這么負責,我都忘了這張卡里還有錢呢。這筆錢就交給你幫我規劃規劃。”前不久,李大叔返鄉時專程見了李霞一面,感謝她鍥而不舍幫助自己“喚醒”被遺忘的資金。從2020年開始,李霞和她的團隊已成功“喚醒”上百位客戶,激活遺忘或遺產資金超120萬元。夕佳大道營業所墻上掛滿的錦旗,靜靜訴說著這位“資金守護者”的執著與用心。
一聲“別轉”守住養老錢
2023年,李霞調任下長郵政營業所任負責人,她發現鄉鎮網點的客戶多為老年人,防詐意識薄弱,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。
一次,一位阿姨急匆匆地來到網點,要轉1萬元到某投資平臺。李霞照例多問了一句,阿姨興奮地說:“這個平臺收益可高了,之前投的錢都提現了,平臺讓她再投5萬元,就能連本帶利全取出來。”阿姨邊說邊向李霞展示著手機上的操作界面。李霞接過手機一看,該投資平臺的收款方竟然是私人賬戶。她立刻警覺起來,通過系統查詢發現該賬戶被多人舉報。她堅定地告訴客戶不要轉賬,但阿姨總是半信半疑。李霞當即報了警。民警到場后確認這是一起典型的投資詐騙。阿姨驚出一身冷汗說:“多虧了你,不然我的養老錢就打了水漂了!”這件事讓李霞意識到反詐宣傳刻不容緩。她帶領團隊將反詐宣傳送到鄉鎮的每個角落:趕集日,他們在集市上擺起“反詐攤位”,用江安方言講案例;農閑時進村開院壩會,把“不聽、不信、不轉賬”編成順口溜講給鄉親們聽。20多場宣講下來,下長營業所成了鄉親們最信賴的“金融安全港灣”。
十余年來,崗位在變,但李霞對郵政事業的熱忱始終滾燙。她用服務客戶的貼心、攻堅克難的用心、守護資金的細心,在平凡崗位上書寫出精彩的人生篇章。